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无产阶级 * * 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在推动中 * * 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针对材料二面临的问题,独立之初的美国是如何加以解决的?并指出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在中央集权方面有何不同?(9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 * * 的特点。为此,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建立了什么新型国家权力机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答案

(1)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3分,最好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作答)

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2分)

不同: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2分)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2分)

(2)完美:不流血、妥协;实现了政体的转变(由君主专制转向君主立宪制)。(2分)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分)

(3)特点: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机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1分)

(4)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3分,答出其中三点)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信息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可得出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第三小问不同点结合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来对比美国和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可。

(2)第一小问抓住光荣革命的特点和意义来思考,可得出不流血、妥协,实现了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第二小问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史实来分析,可归纳出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来概括即可,从“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的信息可归纳出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第二小问联系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这一机构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

(4)因素可结合上述材料中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和所学知识中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可归纳出历史传统、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形态等。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