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抽陀螺为何又叫“抽贱骨头”?

答案

参考答案:抽陀螺,是一种民间传统游戏,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陀螺”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中有“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陀螺为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玩时,以绳绕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又称“抽贱骨头”。到明朝以后,陀螺已成为一种颇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时抽打2至3个陀螺,亦可2至3人同时各抽陀螺,转的时间最长者为胜。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 * * 助纣为虐,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 * * ,打汉 * * ,打败日本,打汉 * * 。”“抽汉 * * ,打汉 * * ,棒子面涨一千。”以解心头之愤恨。

阅读理解与欣赏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