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 * *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2: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你认为孙中山晚年思想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如何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6分)

答案

(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临时约法》。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6分)

(2)提出新三民主义。(2分)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不懈追求。(2分)(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3)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但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6分)

题目分析:

(1)材料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 * *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保障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由于孙中山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在 * * 国际和中 * * 党的帮助下,他吸取过去斗争失败的教训,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三民主义做出客观评价: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