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三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具有怎样的态度或做法?分析其本质。(6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6分)

(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答案

(1)皇帝将泄密其言行的人一律处死;皇帝行踪神秘化;皇帝对丞相车骑多不满。本质上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也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6分)

(2)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 (6分)

(3)一种是起用身 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机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4分)

题目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具有怎样的态度或做法的问题,材料一反映的是皇帝言行大臣不能随意泄露的问题,,所以依据这个观点可以分析整理出正确的答案。材料一中的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皇权的专制与残暴,对他人的生命可以随意掠夺,反映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本质问题。

(2)第二问,本题可以依据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分析。隋唐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是三省六部制,在这种制度下,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他们各司其职,互不相属,完整的相权被分割成三个部分,三个省相互配合,提高的办事效率,依据这些相关内容来分析归纳其特点即可。

(3)第三问,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过程中的呈现出的各自特点。内朝出现于汉武帝时期,这种机构与皇帝一起构成了中央的决策机构,从而架空了三公的权力。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分散相权,内阁制是丞相制度被废除后设立的机构,军机处是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所以依据上述的内容可以归纳整理出正确的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秘密花园

一个星期前,女儿卡罗琳打电话过来,说山顶上有人种了水仙,执意要我去看看,此刻我正在途中,勉勉强强地赶着那两个小时的路程。

通往山顶的路上不但刮着风,而且还被雾封锁着,我小心翼翼,慢慢地将车开到了卡罗琳的家里、

“我是一步也不肯走了!”我宣布,“我留在这儿吃饭,只等雾一散开,马上打道回府。”“可是我需要你帮忙。将我捎到车库里,让我把车开出来好吗?”卡罗琳说,“至少这些我们做得到吧?”

“离这儿多远?”我谨慎地问。

“3分钟左右,”她回答我.“我来开车吧!我已经习惯了。”

10分钟以后还没有到.我焦急地望着她:“我想你刚才说3分钟就可以到。”

她咧嘴笑了:“我们绕了点弯路。”

我们已经回到了山路上,顶着像厚厚面纱似的浓雾。值得这么做吗?我想。到达一座小小的石筑的教堂后,我们穿过它旁边的一个小停车场,沿着一条小道继续行进,雾气散去了一些,透出灰白而带着湿气的阳光。

这是一条铺满了厚厚的老松针的小道。茂密的常青树罩在我们上空,右边是一片很陡的斜坡。渐渐地,这地方的平和与宁静抚慰了我的情绪。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我吃惊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我的眼前,就在这座山顶上,就在这一片沟壑和树林灌木间.有好几英亩的水仙花:各色各样的黄花怒放着,从象牙般的浅黄到柠檬般的深黄,漫山遍野地铺盖着,像一块美丽的地毯,一块燃烧着的地毯。

是不是太阳倾倒了,如小溪般将金子漏在山坡上?在这令人迷醉的黄色的正中间,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花名),如瀑布倾泻其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成排的珊瑚色的郁金香。

仿佛这一切还不够美丽似的,倏忽有一两只蓝鸟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它们那粉红色的胸脯和宝蓝色的翅膀.就像闪动着的宝石。

一大堆的疑问(浮;涌)上我的脑海: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和这样一座完美的花因?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这座花园是怎么建成的?

走进花园的中心,有一栋小屋,我们看见了几行字:

我知道您要问什么.这儿是给您的回答。

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女——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想法。第二个回答是:一点点时间。第三个回答是:开始于40年前。

回家的途中,我沉默不语。我震撼于刚刚所见的一切,说:

……

卡罗琳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小题1:概括叙述文章内容。(含标点40字以内)(3分)

                                                                                

                                                                                

小题2:“我”的情感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体现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入空格。

小题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括号里各有两个词,用哪个词好?为什么?

答:                                                              

小题4:.有人认为这个花园是卡罗琳建造的,有人认为是另一个女人建造的,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你认为是谁建造的?请以文章内容为根据加以阐明。(至少说出两条理由)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