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1983年3月2日,13岁的张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当晚被放回。此后张某报名参军,参加招工、招干部因政审不合格机时被拒绝。后了解到,当年县公安局在传唤后,因工作失误错误地将张某列为“监控对象”进行监控达17年。张某提出国家赔偿请求,对于张某的赔偿请求,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张某列为监控对象的行为,是一种不影响其权利义务的非强制行为

B.对于张某在参军、招工、招干中遭受的损失,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予赔偿

C.对于张某提出的精神损失,公安局不承担金钱赔偿责任

D.对于张某为撤销错误监控打官司支付的2000元交通费损失,国家应予赔偿

答案

参考答案:B, C, D

选择题
实验题

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过氧化钠(Na2O2)做供氧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做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过氧化钠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化合物。

3.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1)小红利用下图的BCDE装置组合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E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____;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什么物质?

小红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① 是碳酸 ②是氢氧化钠 ③是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个猜想的正确性,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反思与交流] ①小红若用图A来代替B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小红的做法?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Na2O2+____CO2=______O2+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