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性,53岁。解黑便伴头晕6小时,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黑便量约300g,呕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乙肝病史19年,无"呕血、黑便"病史。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查体:T36.9℃,P100次/分,R22次/分,BP95/75mmHg。慢性病容,颈部皮肤见多个蜘蛛痣,巩膜无黄染。腹膨胀、软,肝于右肋缘下未及,脾左肋缘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根据患者情况,初步诊断应考虑().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B.门静脉高压症

C.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D.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E.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

F.出血性胃炎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D, E

解答题
问答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P—1999—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4-1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如表4-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员窝工损失。

事件2: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3: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4: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5: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1-4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

1~7月份投资情况见表4-2。

问题:

事件5中施工复验,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