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免疫放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

A.放射标记抗原与过量的特异抗体进行结合反应

B.放射标记抗原与限量的特异抗体进行结合反应

C.抗原与限量的特异抗体进行结合反应

D.抗原与过量的特异标记抗体进行结合反应

E.放射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与限量的特异抗体进行竞争结合反应

答案

参考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酷热(      )    特别(      )

(2)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两字以上的词语,并自己补充两个。    

    雪白、五彩缤纷、              、             。 

(3)找出文中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       ”画出,标上序号,读一读并填空。    

    ①第一句把             比做               。  

    ②第二句把              比做               。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                   ,马                     。  

    ②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                   、                  、                 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5)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      ” 画出来。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体罚禁令出台,韩国师生称不习惯

   从2010年下半年到今年初,韩国社会下大力气,制定了有关禁止体罚的政策。

  2010年11月,首尔市教育部门宣布了体罚禁令。其中明文规定:学校禁止一切体罚行为。此后,京畿道和另一个道随之效仿,宣布从2011年3月新学期开始禁止体罚。2011年1月17日,韩国教育部发布了“学校文化先进化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规定,第一,禁止直接的体罚。直接的体罚是指老师利用身体和道具反复地、持续地、痛苦地折磨学生身体和损伤学生人格的指导方法。第二,允许间接的体罚。间接的体罚是指以训导、教导等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的体罚。比如:到教室后面罚站,到运动场跑几圈,做俯卧撑,口头提醒,发出书面警告,采取隔离措施,布置特别的作业等。第三,实行停止上课的措施来进行惩罚。让犯错误的学生做校内服务和社会服务工作,若之后还没有改善的话,就可以实行停止上课的措施。停止上课的期限,一次以十天为限,一年不能超过三十天。停止上课期间学生按“旷课”处理,为防止停课的学生在校外惹事,校长必须把学生委托给专门的学生咨询机构,让他们负责管理、咨询治疗。同时为了强化家庭共同责任,还实行了“家长咨询制”。

  事出有因。2010年7月,韩国首尔一名小学生用手机拍摄的视频被曝光,内容是一名中年教师训斥、掌掴一名六年级学生,还将他推倒在地。这段视频,一时在韩国社会上引起体罚是否该禁的热议。

  在韩国,一般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罚。在韩国有“教鞭下的爱”“不打不成器”的说法。为规范学生行为,督促他们努力向学,体罚已是一种受到默许的教育方式。许多师生、家长对此已习以为常。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韩国大约70%的高中学生受过体罚。现在禁止体罚在韩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韩国教师工会联合会发言人金东锡说:“每个班级大约有40名学生,所有家长都要求孩子考入好大学,不采取体罚你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家长仍然希望教师采用体罚方式,让他们的孩子在考试中表现得更好。”就目前来看,请家长来学校等措施几乎不起作用。

  这些相关禁令颁布后,有一部分学生借此恶意反抗老师。韩国首尔一名高中老师说:“当我试图斥责一些孩子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太大时,他们嘲弄我说,‘要我拿出手机吗?’或者‘现在你不会想打我吧?’”

  禁止体罚令一下,不习惯的不止是教师,还有不少学生。今年1月韩国一份针对2.3万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大约50%赞成体罚,40%反对,10%表示不清楚。高中生田俊洙说:“当我遭老师打时,我觉得有点儿丢脸,但我想那通常是有原因的,我宁愿被多打几下,也不愿让老师通知父母。”

  看来,教育中行为规范约束力缺失所引起的如何“教育”现象,确实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在韩国,体罚禁令出台后引起不小的争议。请你概括出这些争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事出有因”一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的“行为规范约束力缺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韩国出台体罚禁令是因为许多师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体罚现象已习以为常。

B.体罚禁令对老师的体罚行为作出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制。

C.面对体罚禁令,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欢迎,因为他们觉得受体罚很丢脸。

D.在体罚禁令出台前,体罚行为是受默许的一种教育方式,社会上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E.教师体罚学生往往是为了搞好本职工作,满足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