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女,27岁,2002年1月15日因 * * 大量出血13天伴头晕4天入院。既往月经5天/30天,量中,无痛经,有性生活史,妊0产0,前次月经2001年12月7日,正常,2002年1月2日始 * * 少量出血,2天后血量增多,有大血块,口服止血药不好转,出现食欲差、头晕、眼花。门诊检查:血压105/60mmHg,脉搏120次/分,消瘦,面色苍白。妇检:外阴 * * (-),宫颈光,外口松,有活动性出血,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化验:Hb3.4g/L,WBC27.1×109/L,中性粒细胞87.54%,血小板62×109/L。B超:子宫前位4.0cm×4.2cm×3.1cm,内膜0.4cm,双卵巢3cm×2cm×2cm,多泡,最大0.8cm

下列哪项治疗不必要()

A.卧床休息

B.输血

C.抗感染

D.β受体阻滞药

E.激素治疗

答案

参考答案:D

填空题

(本题共13分)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操作现象
向2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_。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Fe3+ →Fe2+ ;请写出Fe3+ 跟S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Fe2+与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

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现象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现象
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Ⅲ中的红褐色溶液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① 经检验步骤Ⅲ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② 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Ⅲ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