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5×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
参考答案:A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5×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A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①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②某CuO和Cu混合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及预期结论合理的是 ( )
探究 | 方案 | 结论 | |
A | ① | 取2mL溴乙烷,加入适量NaOH水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 溴乙烷中的溴变成了Br-,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
B | ① | 取2mL溴乙烷,加入适量NaOH乙醇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 反应生成乙烯,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 |
C | ② | 称取质量为m1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强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m2 | CuO的质量分数为: |
D | ② | 称取质量为m1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硝酸中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残留固体质量为m2 | CuO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