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在0.10mol·L-1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后,引起的变化是

A.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NH3·H2O的电离常数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变

D.溶液的pH增大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溶液中发生的水解电离反应为NH3·H2O+H2O  NH4++OH;A、加入NH4Cl后NH4+浓度增大反应逆向进行,故NH3·H2O电离程度减少,故A错误;B、溶液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溶液浓度变化,故B错误。C、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加入NH4Cl晶体后NH4+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故C错误;D、加入NH4Cl晶体后反应逆向进行OH浓度降低,溶液pH减小,故D正确。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隐居金陵时所写。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④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二句的“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B.“茅屋数间窗窈窕”中,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尘不到”全句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尘”即实指“尘土”。

C.“午枕觉来闻语鸟”和“欹眠”句,写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的“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

D.“忽忆故人今总老”二句,反衬自己之已老,而今只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黄粱幻梦。小题2:关于这首词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描写了隐居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自己晚年生活的困窘,表达了一种伤怀之感。

B.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厌恶功名利禄,追求平静生活的意趣志向。

C.作者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足见其“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

D.全词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