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如图,△ABC中,点E是AB,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E的延长线交BC于点D,AB=AD,AE=BD。

①求证:AB=BC;

②求∠DAC的度数.

答案

解:(1)连接CE

∵点E是AB,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AE=BE=CE,

∵∠EAB=∠EBA,∠EBD=∠ECB,∠EAC=∠ECA

∴AE=BD,

∴BE=BD,

∴∠BED=∠BDE

又∵AB=AD,

∴∠ABD=∠BDE,

∴∠BED=∠ABD

∵∠BED=∠EAB+∠ABE,∠ABD=∠ABE+∠DBE,

∴∠EAB=∠EBD

又∵∠EAB=∠EBA,∠EBD=∠ECB,

∴∠EAB=∠ECB,

∴∠EAC+∠EAB=∠ECB+∠ECA,即∠BAC=∠BCA,

∴AB=BC;

(2)设∠BAD=x,

∵AE=BE,

∴∠AEE=x,

∵∠BED是△ABE的外角,

∴∠BED=2x,

∵BE=BD,

∴∠ADB=∠BED=2x,

∵AB=AD,

∴∠ABD=2x,

∴∠BAD+∠ABD+∠ADB=x+2x+2x=180°,解得x=36°,

∴∠ABD=72°,

∵AB=BC,

∴∠BAC===54°,

∴∠DAC=∠BAC-∠BAD=54°-36°=18°。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小题1:下面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仲卿母所遣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B.十三能织素素:白绢

C.自誓不嫁誓:誓言

D.夜夜不得息息:歇止,停息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为诗云尔  (2)为仲卿母所遣    (3)其家逼之  (4)时人伤之

A.两个“为”意义不同,读音相同。两个“之”意义不同,词性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读音不同。两个“之”意义相同,词性相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两个“之”意义不同,词性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相同,读音相同。两个“之”意义相同,词性不同。小题3:对原文画线诗句的含义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

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

D.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2分)

翻译:                                                               

②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2分)

翻译: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