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患儿,3个月男婴,因吃奶差5天,嗜睡1天入院。体检:嗜睡状,面色略苍灰,深大呼吸,前囟稍凹陷,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软,未触及包块。四肢肌张力低。

根据以上信息,为明确诊断需要做的进一步检查包括()。

A.血氨

B.腰椎穿刺

C.血遗传代谢病筛查

D.尿遗传代谢病筛查

E.患儿及父母染色体检查

F.父母血的遗传代谢病筛查

G.父母血型

答案

参考答案:A, C, D, E

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朕(雍正帝)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材料三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与“末”各指的是什么?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观念?结合所学分析其合理性。(6分)

(2)材料二中的“时势”是指什么?(2分)“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危害。(3分)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5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