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试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随即出兵,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进行干涉,同时派军队侵略中国领土台湾。九月十五日美军派兵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随后越过朝鲜南北方原来的分界线“三八线”大举北犯,并且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村庄,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十月十九日赴朝作战,二十五日抵达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中朝人民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军连遭失败,被迫于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朝鲜战争结束。朝鲜战争是朝鲜南北方为了民族统一而进行的一场内战,后来演变为两大阵营的对峙,并以社会主义阵营取得胜利。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有:(1)中国作出的“抗美援朝”决策,正是同美国遏制战略的直接较量。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遏制政策与冷战政策比肩而至,在最初的几年中,这种遏制政策应用的范围基本限于欧洲,主要针对苏联,随着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这种遏制政策便从欧洲发展到亚洲,美国对华政策变成了它针对社会主义阵营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派军队侵入朝鲜,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占领台湾,对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军大幅度增加援助,在中国周围建立 * * 反华堡垒。(2)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外交、军事行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与实践,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在对外事务中所坚持的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高度一致性;体现了新中国保卫独立与安全,保卫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外交原则性。(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对正在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国家和人民起了重大鼓舞作用,为世界各国人世间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4)中国敢于同当时称雄世界的美国作战,并且把它打退了,这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国二战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国际作用增强了,大国形象确立了。朝鲜战争,使美国和世界都感到了新中国的分量,使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意识到了新中国的存在。全世界从此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的国际威望迅速提高。西方帝国主义再也不敢做侵犯新中国的轻举妄动,不敢对中国进行军事冒险。(5)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是中国人民在美国扩大侵朝战争和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进行的是一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它是完全正义和必要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4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明白

B.而学于师   耻:以……为羞耻

C.位卑则羞,官盛则近谀。  足:足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焉!  惑:糊涂

2.对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为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③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尝跛望矣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4.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几句,连续设喻,在比较中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B.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C.《师说》选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内容,来批判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论点鲜明,正反对比,事实论证与事理论证相结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