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16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25.0×109/L,N0.85,L0.15。

为迅速明确诊断,立即进行的检查是()

A.大便培养

B.血培养+药敏

C.脑脊液常规

D.粪便常规检查

E.血液生化检查

答案

参考答案:D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材料二:下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材料三: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

(1)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

    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

    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2)材料二显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

    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

    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作用。

(3)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由大到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

    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4)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

    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5)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