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以下关于在药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改变药物的分配系数

B.可改变药物的解离度

C.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

D.可增加位阻效应

E.可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药物结构中引入不同官能团可改变整个分子的理化性质、电荷密度等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或影响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转运,最终影响药效,还会产生毒性。药物分子中引入羟基可改变药物的分配系数,改变药物的解离度,增加位阻效应,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③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 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1.概括选文前两段的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文字主要写了卢沟桥的外形结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几乎”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可?波罗的话侧重于表现卢沟桥的什么特点?引用他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为卢沟桥旅游景点写一则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