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摆球后的摆线长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1)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

(2)该单摆的周期为______.

(3)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__.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______.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答案

(1)摆长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所以L=l+

d
2

(2)周期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所以在t时间内完成了n-1个全振动,所以T=

2t
n-1

(3)根据周期公式得:T=

L
g
解得:g=
2L
T2
=
(n-2)2π2(2l+d)
2t2

(4)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测得的单摆周期变大,根据g=

2L
T2
可知,测得的g应偏小.故A错误;B、实验中误将n次全振动计为n+1次,根据T=
t
n
求出的周期变小,g偏大.故B正确;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小,根据g=
2L
T2
可知,测得的g应偏小.故C错误;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大,根据g=
2L
T2
可知,测得的g应偏大.故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l+

d
2
;(2)
2t
n-1
;(3)
(n-2)2π2(2l+d)
2t2
;(4)B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坡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红通通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以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趴下来“反刍”,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到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反刍”,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1.照样子写词语。

绿茵茵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五(  )缤纷 专心(  )志 聚精(  )神 一(  )不苟

3.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永远不感到疲乏困倦。(  )

(2)集中精力,专心做一件事。(  )

4.将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羊怎样吃草的句子。

6.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