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称消费者,是指为()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主体。
A生产消费
B转卖
C生活消费
D储存
参考答案:C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氯气的性质。
(1)实验时甲同学在A装置中未加入任何试剂,发现B、C中的红色布条均褪色,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氯气具有漂白性。 实验时乙同学向A装置中加入了某种试剂,发现B中的红色布条不褪色而C中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乙同学得出结论:氯气没有漂白性。你认为乙同学向A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甲、乙同学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2)丙同学思考后认为上面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你认为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解决方法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在A装置中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观察到A装置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他提出两种可能原因:
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使溶液褪色;
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褪色的原因(简述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某系某市交通警察大队事故中队副队长,其在处理交通事故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采用冒名领取、虚列支出事故押金等手段,侵吞事故押金款25.6万元。另外,还伪造事故调解书,以车辆保险人的名义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3.2万余元。陈某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多次强行要求司机到陈父开办的修理厂高价修车,在处理司机王某交通事故案时,其提出让王某到陈父的修理厂修车,被王某拒绝后,即以年检费的名义,向王某征收5600元现金,并告诉其如不交,则不允许上路。另外,陈某还先后三次将停在其办公室门前被公安局扣押的摩托车上价值7600元的配件,以及肇事车上价值9600元的设备拆装到自己车上,占为已有。请回答以下问题:
陈某冒名领取、侵吞事故押金的行为构成:
A.职务侵占罪
B.贪污罪
C.诈骗罪
D.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