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3周,出生后一周开始出现黄疸,持续不退,并进行性加重。排灰白色便。体检:肝脏肿大,脾大。实验室检查:血清结合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持续增高。肝转氨酶轻度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该病可能的诊断有()

A.肝炎综合征

B.生理性黄疸

C.先天性胆道闭锁

D.新生儿溶血

E.胆石症

F.病毒性肝炎

G.乙醇中毒

答案

参考答案:A, C

选择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一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增加了177亿元,而在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增加了161亿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等重要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二 农村人民会社化的实现,是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了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个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有可能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车或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摘自《1960年政治工作报告》谭震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2)材料二所制定的经济目标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说明其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制定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