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冬至日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不同时刻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的太阳辐射(0.1卡/平方厘米·分钟)的变化图。
材料二 2009年6月15日新华社消息 在6月13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考古人员将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来的第三次考古发掘,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面展开。 考古发掘地所属地区的地形图(范围大致在106°E~112°E,33°N~35°N)。
(1)材料一中的甲乙丙丁最可能位于材料二图中D地的是( )(2分)
A.甲
B.乙
C.丙
D.丁① 该地区有两条较大的河流,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条河流的大致位置,并说出考古发掘地——西安靠近哪条河流。(6分)
(3)图中A处的人能否看到B处的景物?判断的理由是什么?(4分)
(4)图中A处与B处相比, 处气温年较差 较大(2分),说明原因。(6分)
(1)B (2分)
(2)分别画在北部谷地A处和南部谷地B处(500米和1000米等高线向西凸出处)的位置。(A处是渭河,B处是汉水)西安靠近A处河流(渭河)。(6分)
(3)不能。 因为A和B之间为山脉阻挡视线。(4分)
(4)A A处纬度高,并位于山地(秦岭)以北,冬季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在此集聚;夏季因位于谷地,地势低,降水较少加剧炎热程度(气流下沉增温)(6分)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1)根据D地的经纬度位置,范围大致在106°E~112°E,33°N~35°N,则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出现与北京时间12点之后,故甲乙符合,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约33.5°左右,则在坡度56.5°的山坡阳光与坡面垂直,即获得太阳辐射最强。(2)河流发育在山谷中一条应画在北部谷地A处另一条画在南部谷地B处。根据该地的范围 可知A处为渭河西安就在渭河沿岸B处是汉水。(3)图示AB都位于山谷之中,中间有山脉阻挡,故不能看到。(4)根据A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反映两地的气温年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