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简要病史:女,2岁,发热1天,抽搐发作半小时。

答案

参考答案:

初步诊断:本病考虑小儿高热惊厥。

1.问诊内容(13分)(1)现病史(共10分)①发病诱因:是否受凉及饮食规律、情绪变化等。(1分)②体温多少度,是否持续发热,热型。有无寒战。(2分)③全身抽搐表现,发作时间,发作持续时间,发作过后意识状况,一共发作次数。(2分)④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有无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感染症状。(2分)⑤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生长发育、喂养状况,饮食情况,大小便情况等。(1分)⑥诊疗经过:是否就诊过,相应的辅助检查所见及结果,应用过何种治疗及效果。(2分)(2)相关病史(共3分)①药物过敏史及外伤手术史。(1分)②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惊厥病史,传染病接触史,接种史,出生情况。(2分)

2.问诊技巧(2分)(1)条理性差、不能抓住重点。(-0.5分)(2)没有围绕病情询问。(-0.5分)(3)问诊语言不恰当。(-0.5分)(4)暗示性问诊。(-0.5分)

论述题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京津整个被河北环绕着,其中河北面积是京津的十倍,人口7185.42万,相当于京津的两倍还多,但经济总产值却比京津低,其中河北26575.01亿元,北京19500.6亿元,天津12885.18亿元。在经济构成方面,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天津以高新科技为主,而河北却是以高能耗产业为主,钢铁、水泥、玻璃、电力占了过半,其中钢铁产量全国第一,能源消耗量近50%,是名副其实的耗煤、排放大户。粗放的工业结构,让河北的大气质量一片尴尬,去年以来,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每月都占5至7个。

材料二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渊源深厚,在产业结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互补性很强,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空间巨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推进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作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三地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

(1)概括材料一中京津与河北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意义。(14分)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你认为三地政府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1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