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配伍题

男性,38岁。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和脾破裂,急诊手术后第2d出现气急。呼吸频率34次/分,紫绀。两肺散在湿啰音。胸片示两肺弥漫性肺泡浸润。动脉血气(呼吸空气)分析示pH7.52,PaC024kPa(30mmHg),Pa025.3kPa(40mmHg)()。

A.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B.吕佛琉(Loeffler)综合征

C.原发综合征

D.梅格(Meig)综合征

E.上腔静脉综合征

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G.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SyrdromE.

答案

参考答案:F

论述题

2009年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某班以“节能减排与气候变暖”为主题,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开展探究性学习。

甲组同学收集到以下两则资料,学生对此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材料一:

图1  2003—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我国在降低碳排放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相

继淘汰了一大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了一批小火电机组等;在中央新增的4万亿投资当中,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方面相关的投资就达到了5800亿元,专门用于环保的是2000亿元。

乙组同学收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三:气候变化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发达国家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却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为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率先减排,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以共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与图1的经济现象有什么联系?(5分)

(2) 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承诺2020年行动目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9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合理性。(12分)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