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D.用氢氧化钠鉴别铵盐和钾肥

答案

A、通常情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故A不正确;

B、向硬水和软水中倒入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泡沫多的为软水,因此,使用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B正确;

C、灼烧羊毛和合成纤维时,有烧焦的羽毛味的是羊毛,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为合成纤维,因此,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故C正确;

D、氢氧化钠与铵盐、钾肥混合时,有氨臭味产生的为铵盐,无明显现象的为钾肥,因此,用氢氧化钠可以鉴别铵盐和钾肥.故D正确;

故选A.

选择题
材料题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栗,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多治麻丝葛绪綑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特点。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0%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2)据材料二,宋朝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据你看,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材料三 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3)材料三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哪些政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