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30年来,从单调的蓝、黑、灰到今天的斑斓多姿,服装就像一条流动的河,从冰冻、尘封到静水流深,再到微有波澜,再到如今的浪花一朵朵,服装以它的优雅和丰富,完成了一次次蝶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材料二: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服装代表梦想,隐藏着一个儿童五彩斑斓的期望。年少时,我们盼望新年尽快到来,因为过年不仅意味着压岁钱,还意味着一套新衣服。那个年代,物资远没有现在丰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不止是父母和老师们的说教,也是一种生活困窘的实情。因此,服装30年变迁,首先折射了物质的进步与宽裕,没有经济上的起色,哪有服装上的起色?
材料一、二是如何印证“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观点的。(12分)
①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30年来,服装从单调的蓝、黑、灰到今天的斑斓多姿完成了一次次蝶变说明了这一点。(6分)②物质决定意识(或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或答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教,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说明了这一点。(6分)
本题是一道哲学试题,设问没有限定答题的角度,因此答题的关键是从审材料中找到考查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把这些关键词句分成若干层次,把每一层次与所学知识点一一对应,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