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二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缺铁五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答案

参考答案:C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后,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宣扬:“重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声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以压倒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在任总统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前总统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 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又以压倒优势获胜,连任美国第33任总统。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和《全国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的政策中可以看出,两人在克服经济危机方面的基本思想有何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四,分析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总统选举中胡佛失败而罗斯福连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三)阅读下文,回答以下五题。

                            从山门逛到藏经阁

有句话,不记得是谁讲过的,大概总是一个很有名的人吧,他说,中国学问里面,有两种学问不可以轻易做的,一个是佛学,一个是红学,就是说这两种学问都是没完没了的无底洞。红学是红学家自己把它弄玄的,可是佛学却真的是特别复杂和深奥。可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恰恰就是佛学,是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佛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来的,内容很复杂,思想也很深奥,仪式也很具有象征性。不仅仅印度佛教流派很多,什么上座部、大众部,什么大乘、小乘,而且中国佛教也是学派和宗派很多。显、密两大系统里面,显宗中就有三论、华严、唯识、天台、净土、律宗、禅宗,各个都不同。过去有人说佛教有十宗,有人说有十三宗。而一个禅宗里面,又有好多派,如北宗、南宗、牛头宗、宝唐宗,就是一个南宗里面,又有洪州宗、菏泽宗等不同,再分下去还有。我就不再开中药铺罗列了。

为了简单概括了解佛教,我只挑重要的来说,用中国古代成语来说,这也算是“管窥蠡测”。用现代话讲,这好比去“旅游”,我呢,权且算是导游。导游不可能什么都介绍,导游自己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所以就拣重要地说。好像领你进了一个佛教的庙,就会介绍说,这是山门,山门又叫无相山、无作门或空门,意思是进了这里,你就要离开尘世进入无生无相的空门了;然后,介绍山门两侧的四大天王,有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毗沙门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接下来再看,坐在那里对着你哈哈笑的是弥勒,两边对联写的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他背后就是韦陀,那个手持金鞭的护法神。进了这个门,转过去,看看两边的钟楼鼓楼,走过放生池的桥,才是大雄宝殿。大雄就是佛了。其实,早期印度的大雄是耆那教的圣人,但是后来也把佛陀叫做“大雄”。再往后,就是法堂;藏经阁等。我们今天讲佛教,恐怕不能登堂入室,只是匆匆从山门到藏经阁,一路穿过,恐怕只能零零星星,介绍一鳞半爪,就算是随喜逛庙吧。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在文章中把自己比作“导游”,作者这样比的目的是()。

A.作者将要简要地介绍佛学。

B.作者的谦虚说法。

C.作者介绍佛学的风格与导游一样。

D.作者介绍佛学的顺序与导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