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颐和园内的岛屿()。

A、藻鉴堂

B、远香堂

C、南湖岛

D、治镜阁

答案

参考答案: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

  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妮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  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福克纳、鲁尔弗、川端康成、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送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说她的父亲:“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

  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妮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

  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卸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托翁散步的时候,常常会突然停下来,麻利地割草以试一试刀刃;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托尔斯泰会叫住他们,说一会儿话,给他们一些钱。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1.第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部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末说:“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请结合全文,分条简要概述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记常常要写传主的业绩、荣誉等,但本文并非如此。本文通过恰切的表现手法,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全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师”,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永恒”的。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题

今年5月底,第十五届国际科技产业展览会(又称“科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正积极由近代的科技弱国向当代科技创新国家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 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 卡尔·本茨和他的汽车

材料三:……本届科博会有约10家央企亮相,其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又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为首次参展。……作为推动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科博会首次组织农业科技展区,突出展示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将集中展示“中国国际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项目。——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勇于创新”, 请举两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但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结合材料三所涉及的领域,列举两个抓住“良好机遇”所取得的成果,并请写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高科技发展计划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