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

Can animals be made to work for us? Some scientists think that one day animals may be taught to do a number of simple jobs. They say that in a film or on TV .We may see elephants, or monkeys, dogs, bears, or other animals doing a lot of things. If you watch carefully, you may find that those animals are always given something to eat in return(作为回报) for doing them. The scientists say that many different animals may be taught to do a number of simple jobs if they know they will get something to eat in return.

Of course, as we know, dogs can be used to guard a house, and elephants can be used to do some heavy jobs. And we can also teach animals to work in factories. Apes(猿猴), for example, have been used in America to help make cars and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se large monkeys may one day get in crops(收割庄稼) and even drive trains.

小题1:Elephant scan be used to do some heavy jobs because ____.

A. they can eat a lot   B. they are very heavy, too    C. they are very strong

小题2:Dogs can be used to guard a house for his host because ____.

A. they are good at running    B. they are very kind and friendly to people

C. they are brave enough to get the strangers(陌生人)and thieves away from the house

小题3:Many different animals may be taught to do some simple jobs if ____.

A. they have enough food to eat

B. if they are sent to school

C. they learn they will get something to eat in return after doing them

小题4:____ can be trained to work for us.

A. Only a few animals       B. A lot of animals        C. Few animals

小题5:Many scientists are working hard to ____.

A. make monkeys get in crops and drive trains

B. make monkeys guard houses like dogs

C. make bears get in crops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A

题目分析:短文大意:能让动物为我们工作吗?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有一天可能会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他们说,在电影或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大象,猴子,狗,熊,或其他动物做很多事情。科学家们说,许多不同的动物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果他们知道他们会得到一些吃的东西。当然,我们知道,狗可以被用来看家,大象可以用来做一些很重的工作。我们还可以教动物在工厂里工作。

小题1:细节理解题。根据常识大象是非常强壮的,所以可以训练他们做繁重的工作,因此选C。

小题2:细节理解题。根据常识狗可以成为其主人看家是因为他们可以让陌生人和盗贼远离主人家,所以选C。

小题3: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末The scientists say that many different animals may be taught to do a number of simple jobs if they know they will get something to eat in return.可知选C。

小题4:细节理解题。根据短文内容可知许多动物经过训练后可以为人们工作。所以选B。

小题5:细节理解题。根据短文最后一句and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se large monkeys may one day get in crops(收割庄稼) and even drive trains.可知选A。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

施 亮

林语堂曾经称赞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王韬是江苏省苏州人,他的父亲为乡村塾师,亦是饱学之士。王韬少年聪慧,从父苦读古代经史。1847年,王韬父亲在上海设馆授徒,也有学者推测他为英人所设的墨海书馆服务。次年春天,王韬至上海探望父亲,在墨海书馆首次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及两个女儿会面,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这次相见时,麦都思盛意邀请王韬留墨海书馆工作,但王韬却未应邀。第二年农历六月其父去世,王韬因经济窘迫,遂应聘至墨海书馆,从此接触西学,耳目为之一新,一生事业始发轫于斯。

王韬于1870年重返香港,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为《华字日报》撰稿。不过,这份由外国人掌控的报纸当然不会为中国人说话。他颇感言论不自由的束缚,很多自己的政见不能得到充分表达。四年后,他在友人黄平甫帮助下集资买下原英华印书院的印刷设备,成立了中华印务总局。随后又创办了《循环日报》。这是第一份“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新闻政论性报纸,也是清末第一份传播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人自办报纸出版时间最长也影响最大的。王韬担任首任《循环日报》主编,他与香港报业人士交往甚密,比如《华字日报》的陈廷蔼等都是其好友,良好的人脉关系使他在报业声望很高。中国知识分子古来就有“清议”传统,王韬在报纸上以“遁窟废民”、“天南遁叟”、“欧西寓公”等笔名撰写的政论文章大都刊登在“中外新闻”栏目里,据学者研究约有上千篇,大概分为三种内容:一是评说国际时事和中外关系;二是呼唤社会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方面;三是议论社会生活中如防火、防盗、禁赌、赈灾等实际问题。他还邀请了郑观应等具有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写文章,痛陈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险,主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循环日报》的新闻版分“京报选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等栏目。除日报外,每月另出月报一册,选择重要新闻和评论文章汇编而成,单独发行。《循环日报》还有固定的商业性专栏,如“香港目下棉纱花匹头杂货行情”、“公司股份行情”、“船期消息”等,商业经济信息占了一版、四版两个版面,新闻占了二版全版和三版半个版面。全报约一万八千字,商业经济交通信息占一万一千字,新闻占七千字。由于经济版适应了香港、广州及澳门地区华人贸易的需要,成为了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使之能长期维持经济独立。

经过多年办报,王韬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他在许多论文中阐述了办报目的、报纸职能与作用,报纸应该坚持的立场及主笔的遴选等。他提倡报刊应发表自由言论,彰显其民主议政的职能;主张加强报刊信息沟通的功能,担负起“广见闻、通上下”的桥梁作用;还强调报刊应当“辅教化”,明确其去恶扬善和开启民智的社会责任。他特别呼吁报业从业人员应该道德高尚,通晓古今,因为报纸不仅要“博采群言、兼收并蓄”,传播新知识,而且要评论时事,开启民智;“纪事”和“述情”两方面都要求报人有“通才”的业务素质。

王韬以《循环日报》主编身份,应日本《报知新闻》邀请,1879年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月的访问。这次访问被认为是“中日两国新闻工作者之间的第一次交流”。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他深刻感受到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变。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国内的文字、文化、风俗甚至政治生活领域都存有中国古风,所以他总情不自禁将两国加以互相比较。他认为,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政治变革经验,提倡西学,发展工商业和新式交通事业。但是,他也对当时日本社会盲目崇拜西方、全盘西化等种种做法持否定态度。日本之行使他思考了很多,后来写成了《扶桑纪游》一书。他晚年时中日关系紧张,发生甲午战争,他由于对日本社会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能够提出对付日本的诸多方策。

王韬于1884年重归故国,主持格致学院,后来发展为岭南大学,曾经为国内培养了许多人材。王韬在这一段时间,曾经与洋务派的丁日昌、盛宣怀等官宦交往甚密切,但他更多的精力放在著书立说上,写了不少文章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他反对闭关自守,呼吁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机。

1897年秋,王韬阖然长逝于上海寓所。

[注]王韬(1828-1897):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原名得宾,1862年改名韬,字紫诠,号仲韬,又号天南遁叟、蘅华馆主等。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王韬曾经为香港《华字日报》撰稿,自己的政见无法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他自办报纸的动因之一。

B.王韬担任首任《循环日报》主编之后,身体力行,经常在该报纸发表政论文章,针砭时事,主张西化。

C.王韬在业界具有良好的人脉关系,报纸又办得内容丰富务实,形式多样,因而能长期保持经济独立。

D.文章写王韬应《报知新闻》的邀请前往日本进行访问一事,从交流角度突出了他是中国报业第一人。E.文章写王韬主持格致学院,与洋务派的盛怀宣等官宦交往,照应前文,表现王韬对教育的重视与开明。

小题2:文中说“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林语堂称赞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你赞成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