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性意识障碍伴恶心呕吐3h入院。入院时检查:神志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痛刺激无睁眼,四肢可见屈曲。颈项有强直,克氏征阳性。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额叶底面和前纵裂有血肿,脑室有较多的出血。

发病3天后患者出现右侧肢体偏瘫,意识障碍加重,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颞顶叶大面积低密度改变,中线右移,脑室轻度扩大。根据以上情况,病情加重的原因应考虑为()

A.脑积水

B.小脑幕裂孔疝

C.动脉瘤破裂再出血

D.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E.颈内动脉闭塞

答案

参考答案:D

综合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尺道是连续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官道,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僰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派常安继续修筑这条道路,五尺道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来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这条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方修筑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秦国(朝)统治者对西南地区的经营状况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

材料二 (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农》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观念?(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一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唐太宗在当时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材料三 在清代众多的皇帝中,康熙皇帝是口碑最好的。同时,他也是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奠基人。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清朝民族政策的进步性。(5分)

(4)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用哪些标准来评价中国古代帝王?(3分)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