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设备运转时齿轮减速器油温不超过()度。

A.35

B.40

C.45

D.50

答案

参考答案: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谈生命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砂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chán,山势高险)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①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②生命又像……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③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1.画线句①“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③给人深刻的启示,下列各项中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3.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人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4.画线句②“生命又像……”省略了一段话,请联系上下文思考、推断:

(1)生命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这一比喻可以写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生命像……”开头,写几句话(30——50字),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文中的比喻和上题中推断的比喻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案例: 2003年10月12日22时40分,包头市石拐区某矿井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9名矿工死亡,其中1人失踪。事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牙萨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邢云、市长苏青、内蒙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曲来运等领导都亲临事故现场,认真听取了事故抢救情况汇报,并要求抢救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绝不能扩大事故。随后,包头市人民政府、市经贸委、总工会、公安局、监察局、包头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石拐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及时赶赴现场,组成了以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景星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保申为副组长的事故抢救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护、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三个组展开工作。事故调查组由包头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牵头组织,包头市经贸委、监察局、公安局、工会等单位共20人组成。共调查询问相关当事人21人,制作调查笔录28份,查明了事故原因,分清了事故责任,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矿井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该矿井是某村办煤矿,于1984年建井,原名为某窑煤矿,现在该矿设计能力3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3万吨/年,矿主为杨某。 该矿工商营业执照登记是集体所有制煤矿,现法定代表人为杨某,矿井于2001年年底通过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验收,“四证”齐全,特殊工种也全部持证上岗。 (二)矿井开采条件。 该矿井位于大青山煤田康包井田西部,东与脑包沟三井相接,西与万层窑煤矿毗邻,井田内可采煤层三层,分别是侏罗纪3号、4号、6号煤层,全部为急倾斜煤层,倾角68°~75°,煤层赋存不稳定,厚度变化大,3号层平均厚3.5米,4号层平均厚 2.2米,6号层平均厚1.7米。3号层和4号层间距为20米,4号层和6号层间距为32米。煤层顶底板均为稳定的砂岩。目前,矿井可采储量为30万吨。该矿为高沼气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1.6立方米/吨,煤尘与瓦斯现象突出。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根据邻近一煤矿同一煤层鉴定资料)为23%~47%。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发火期为8~12个月。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简单,无大的涌水。该矿采用斜井石门开拓方式,串车提升。斜井倾角28°,二级提升,上部斜长220米,暗斜井长150米。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式,主扇功率11千瓦,矿井风量580立方米/分。 (三)发生事故工作面状况。 工作面为短臂式,走向长度72米,倾斜长20米,煤层厚度10米。三层巷道布置,一楼为运输、进风巷,二、三楼为回风巷。发生事故时,该工作面沿走向回采21米。 1.矿井与邻近煤矿的关系。 该矿附近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上部存在多年古窑火,此火一直到现在也未熄灭。在开采过程中煤层有自然发火现象发生,该矿井东与脑包沟三井、西与万层窑煤矿相邻,由于各矿规划井田范围较小,三个井在开采过程中未按规定留设井田边界隔离煤柱,使得三个井上部采空区互相联通。由于该区域内煤层倾角较大,长时间的采动影响,造成和上方古窑塌通,3号煤层作为三个井的主采煤层,在该矿井上方东、西两侧各有一处火区存在。 2.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及政府部门管理状况。 矿井实行由承包人自行经营管理,矿长负责制。设有矿长一名,生产副矿长一名,技术副矿长一名,跟班矿长两名。全井共有职工32人,分两班生产,夜班无人作业。工人主要是聘用临时工,矿长是安全第一责任者,生产副矿长分管安全工作,瓦斯检查、放炮管理制度健全。 区政府对煤矿实行二级安全管理,乡经委、区经贸局分别设立了安检站,对煤矿进行综合安全管理。 事故概况: (一)发生事故的时间:2003年10月12日22时40分。 (二)事故发生地点:在离工作面较远的采空区内。 (三)事故类别认定:这是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四)事故伤亡人员情况(略)。 (五)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2万元。 (六)事故性质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经过和抢救过程: 2003年10月12日下午4点班,当班共有12名工人入井生产,在中部车场开绞车、推车、打信号3人,其余9人在1310工作面出煤。到晚上10点40分的时候,共出煤32钩(64车)。这时,主井口突然冒出一股黑烟,并伴有不大的响声。生产矿长李某意识到井下发生了事故,一边安排电话通知区、乡有关部门,一边立即组织人员入井抢救。当走到一部车场时,发现中部车场的3人,未受伤,随即派人护送升井。由于情况不明,不敢贸然进入深部。杨圪塄矿业公司救护队接到召请电话后,在副总经理王某和总工程师刘某的带领下,迅速赶往该井,在简单了解事故情况后,首先派人到回风井进行检查,发现主扇运转正常,只是防爆门处被冲击波冲开一小口,部分风流短路。主扇出风口气体情况如下:一氧化碳百万分之一千八,甲烷百分之四十。于是在13日凌晨1时30分派第一批救护队员入井侦察,侦察中发现: (一)主、副井联络巷密闭、风门均被破坏,并全部倒向主井一侧。 (二)1310车场(运输石门)第八架棚以里冒塌严重,无法进入。 (三)车场通往二楼回风的联络巷道垮塌严重,无法上去。 (四)矿井原有的排水管路、通讯缆线被冲击波破坏,无法正常使用。 (五)由于巷道被堵,未找到9名矿工的下落。 升井后,经临时抢险指挥部和救护队讨论决定,派几名矿工在救护队员的监护下做如下工作: (一)先切断二部车场以里的电源。 (二)恢复电话通讯,加强井上、井下的联络。 (三)恢复排水设备和管路。在恢复排水管路和电话通讯的同时,现场领导和救护队研究决定派人到1310车场冒落处强行清理一条通道进入一楼运输港寻找遇险矿工。13日早晨7时55分,包头市、石拐区有关领导到达事故矿井,成立了抢险指挥部。救护队于9时45分升井汇报,在一楼运输港共搜寻到8名矿工,已全部遇难。另外1人下落不明。由于排水管路破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又有巷道冒落堵塞,井下二部车场水位上升,水深达1米左右。考虑到灾情严重,抢救指挥部决定,让矿方组织人员配合救护队涉水搬运8名遇难矿工尸体。于是救护队和矿方工人通过艰苦努力,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用时2小时30分,把8具尸体运出井外。之后,救护队又组织人员进入二楼回风巷侦察,搜寻最后一名瓦斯员梁某,但由于二楼回风巷受冲击波破坏严重,巷道多处冒落,瓦斯员可能被冒落的浮煤埋住,未找到。此时井下各处有害气体浓度逐渐增大,一氧化碳达百万分之三百以上,甲烷达百分之四点五,并继续上升。救护队员升井汇报后,抢救指挥部成员研究认为:目前井下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灾情加重,1310运输港已被水淹,排水则需先修复排水管路,排水之后则需大批人员入井,清理冒落区的浮煤,重新支护巷道,寻找失踪的瓦斯检测员,不仅时间长,而且安全上也没有保障;根据灾区情况断定,失踪的瓦斯检测员已无生还希望。为确保抢救时期的安全,防止扩大事故,救灾指挥部决定,暂停对梁某的搜救工作。由救护队观测回风井的有害气体变化情况,待灾区稳定后,再行组织搜救。至此,抢救工作暂告一段落。后经抢救指挥部认定,抢救的可能性不大,抢救工作结束。

谈谈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