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钠

B.鉴别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时,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

C.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为铵态氮肥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无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SO42-

答案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证明该物质是碳酸钠,因为锌、镁、铝、铁等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氢气.不正确.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正确.

C、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该气体是氨气,进一步可以证明为铵态氮肥.正确.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无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含有银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是硫酸钡,进一步可以证明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正确.

故选:A.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国政府2009年11月26日宣布,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各国决策者和人民的共识。

材料二:肇庆四会市独岗村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了“以人为根本、招商促发展、统筹惠民生、教育保和谐、强基增后劲”的“独岗经验”,建立了推动农村科学发展长效机制,成为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面旗帜。

材料三:2010年1月11日,中 * * 、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我国科技界的盛事,更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阅,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引我国选择这条发展道路的是科学发展观。请你写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了将来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