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音频编码方法和标准中, 属于混合编码方法,它从人的听觉系统出发,利用掩蔽效应,设计心理声学模型,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数字音频的压缩。

A.APCM编码
B.MPEG音频编码
C.DPCM编码
D.LPC编码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数字音频编码的基础知识。
人耳的掩蔽效应(Masking Effect),是指当存在一个较强声音时,弱的声音将不被人耳所察觉。人耳听不见的被掩蔽声音的最大声压级称为“掩蔽门限”。掩蔽门限取决于掩蔽和被掩蔽信号的频率、声压强及音调或噪音特性。
掩蔽效应分为“频域掩蔽”和“时域掩蔽”。频域掩蔽是指两个音频信号同时出现,若两者频率相近,较强的信号将使较弱的信号不易被听见。目前高质量的音频编码技术均运用了频率掩蔽模型。时域掩蔽可分为前掩蔽和后掩蔽。前掩蔽是指在强掩蔽声音出现之前5~20ms的时间内,被掩蔽声音不可听见。后掩蔽是指在强掩蔽声音消失后的50~200ms时间内,被掩蔽声音不可听见。回声隐藏技术就是利用了时域掩蔽效应。
根据题意,选项中的MPEG音频编码属于混合编码方法,它从人的听觉系统出发,利用掩蔽效应,设计心理声学模型,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数字音频的压缩。

单项选择题 A型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