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该地区拟在图示M、N两地中选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哪个地点合适?简述其理由。(3分)

(2)简述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4分)

(3)该地区拟将湖泊北部山坡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栽植经济林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地利用方案进行合理划分并加以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M地(1分)。地处山间盆地,集水面积大,水源充足(1分);上游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供水稳定(1分)。

(2)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1分),夏季降水集中(1分);过度开垦易加剧水土流失(1分),导致湖泊淤塞、河流下游洪涝多发(1分)。

(3)200米以下地势平缓,可以发展种植业(1分);200米~400米的地区坡度较缓可种植经济林(1分);400米以上的地区,坡度较陡,应该封山育林(1分)。

题目分析:

第(1)题,为城市供水的取水口条件应从水源的丰富程度、水能否自流方面分析。

第(2)题,从地形看主要是低山丘陵;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为主,水源存在过度开垦,产生的环境问题。

第(3)题,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平缓地带从事种植业,山坡发展经济林,山顶封山育林。

点评:本题以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时应注意将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结合题支进行综合分析。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小萝卜头读书的故事

       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刚刚生下八个月就同爸爸、妈妈一起被反动派关进了监狱。五年过去了,小萝卜头虽然长得又黄又瘦,但却十分聪明、天真。    

       一天( )爸爸问( ) 你长大想干啥( ) 小萝卜头眨眨眼说( )盖所大房子( ) 有窗户( ) 有门有阳光(     )让人们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妈妈笑了( )你不识字怎么盖呀( )你们送我上学吧( ) 小萝卜头说 ( ) 

       从此,小萝卜头天天说要上学。几天过后,爸爸妈妈决定去找看守长。①看守长个子不高,又肥又胖,长着一张大嘴,活像个大狗熊。他一听,拍桌子吼道: “不行!”“孩子是没罪的,为什么不让上学?”妈妈问道。小萝卜-头也高声说:“我都快七岁了,我要读书。”看守长看硬的不行,就想了个鬼点子:“读书可以,只要有人愿意当老师,在监狱里学。想出去读书,绝对不行。”接着他 * * 笑着问:“谁愿意当老师?”“我!”从楼上传来了黄 * * 的声音。妈妈激动地说:“孩子,快给黄伯伯行 礼。”小萝卜头恭恭敬敬行礼并叫道:“黄伯伯。”看守长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小萝卜头开始读书了。②手写的课文是爸爸编的;废纸改的本子是妈妈订的;半截铅笔是黄伯伯送的。小萝卜头可用功了,黄伯伯教的生字都会写,讲的数学习题全会算。好多天过去了,黄伯伯发现了一件怪事,③半截铅笔早该用光了, 可在小萝卜头手里却学会了长个儿,天天用,不见短。   

       原来,小萝卜头非常爱惜那半截铅笔,只有上课才用。下课怎么办?开始他用石块在地上写字,写得到处都是,擦起来很困难。后来,他拾到根铁钉,又用硬纸壳做了个盒子,装上沙,用铁钉在沙上写,这下可好了,写了,可以弄平再写。黄伯伯知道后夸奖他说:“你真聪明!”     

      小萝卜头跟黄伯伯学了两年,他的功课学得好极了,黄伯伯教的语文、数学、 俄语,他全都会。可是,在他九岁那年,全国解放前夕,他和爸爸妈妈却被反动派杀害了。

1.给第二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全文分为四段(用“/”在原文上标出),再概括各段段意。 

3.下面各题的三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半截铅笔早该用光了”中的“光”字的意思是

[ ]

A.太刚、火、电发出的亮光   

B.完、尽    

C.明亮

(2)这篇文章赞扬了[ ]

A.小萝卜头勇敢斗争的精神。    

B.小萝卜头的聪明和天真。  

C.小萝卜头在狱中刻苦学习的精神。

4.仔细阅读文章中画有横线的三句话,它们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将正确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里。

①句(      )    ②句(      )    ③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