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分)
(1)比较A、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8分)
风速 | 风向 | 天气特征 | |
A | |||
B |
(3)分析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4分)
风速 | 风向 | 天气特征 | |
A | 小 | 西北(偏北)风 | 气温较低;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
B | 大 | 西南(偏南)风 |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
(2)6月份(6、7月)(1分) 此月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植被减少,下渗与蒸腾量减少;加之湖泊面积减小,地表径流的洪峰量增大。(2分)
(3)A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2分)
B地: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任答两点,2分)。
题目分析: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情况,可知A风速小,西北风,B风速小,西南风,A、B分别位于低压槽附近,A偏北,B偏南,在AB之间形成冷锋,则A地气温较低,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地,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2)A、B两地位于长江中游地区,6、7月份易发生洪涝灾害,在此月份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植被减少,下渗与蒸发量减少;加之湖泊面积减少,地表径流的洪峰量增大。
(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可知A地位于山区,B地位于洞庭湖地区,因而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等值线、天气状况、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