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读下 * * 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容标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标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部分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2-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2-2】

将约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2-3】

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问题:

(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用教学流程图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4)简述【实验2-2】中的实验现象。

答案

参考答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②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③掌握化学反应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体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

②通过从微观角度的分析,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③通过温度计的使用,领会用定量的方法去研究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能量转化,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能量守恒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拥有自主获取知识的态度。

(2)教学重点:化学反应吸热和放热的原因及判断方法。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3)教学流程图

(4)现象:烧杯变凉,反应混合物成糊状,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的水结冰而与烧杯粘在一起。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查一路的《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完成后面问题。(11分)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查一路

①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明显,不够闪光和耀眼,也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千万别因此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

②一位外国农学博士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一直种到97岁,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同胞有7300名志愿者来到恩格贝种下树木300多万棵,染绿黄沙30万亩。一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这就是影响力。

③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去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④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了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这个细节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一定是有人擦完鞋没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⑤最终,他把企业办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获得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⑥我儿子每次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时候时间紧,我就试着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吗?他很果断地摇着头说: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⑦可想而知,这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影响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

小题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小题2:下面的链接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说出理由。(2分)

【链接材料】2012年3月,郭明义爱心团队重庆大学分队携手社会爱心企业,共同为白羊小学捐建了电子阅览室,并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使用电脑。该团队自成立以来已组织了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数十次。郭明义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在坚守中凝聚起越来越壮大的爱心大军。在他的感召下,100多支爱心分队遍布全国,成员达数万人之多。 

小题3: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你的父母对你的行为习惯有怎样的影响?请结合实际用简洁的语言加以阐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