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以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过程。

引入--淡化结构对性质的影响,突出知识与用途的结合。

投影元素周期表,碳和硅元素被称为元素中的豪门二杰,碳统领了有机界,硅统领了地壳。

展示岩石、“金镶玉”、泳帽、航天飞船、瓷房子的图片,指出硅元素构成的物质的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学案自学、小组展示

学案包括以下八项内容: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新课导入、阅读理解、实验(问题)探究、思考交流、反馈练习、知识框图,结合初中学生已经有了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学案从物质分类和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从而引出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但不溶于水,根据化合价判断它有弱氧化性,利用学案和课本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自主完成二氧化硅的有关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小组互查,然后学生展示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教师进行反馈矫正,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二氧化硅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个别同学认为二氧化硅和水反应。

交流与反馈

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可以利用硅酸钠和盐酸反应制备硅酸,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试剂,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做实验,但是事与愿违同学们根本没有看到预想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的失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

教学中的展示、交流、反馈几个环节一般是交替进行的,例如:关于二氧化硅的性质教学,学生先交流然后展示,对展示中的问题教师及时予以反馈,还有硅酸的制备学生交流、实验、再学习,然后教师反馈强化。

总结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板书进行总结,并归纳在学案上。

问题:

(1)请你分析本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哪种学习方式,其优点是什么?

(2)该种教学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教师在贯彻该教学理念时应怎样做?

答案

参考答案:

(1)该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自主学习的优点: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①自主性:学生不仅仅要接受知识,更应该主动去探索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内容,然后分组自主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全过程当中,所学知识印象就更加深刻了。②民主性: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把现成的东西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展示、讨论、实验、提升得出的。③合作性:有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④应用性:自主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知识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过程提到相同的重要地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⑤创新性: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争议问题的答案,充分地实现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①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发现每个学生的强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要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②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只要是条件允许,教师要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间,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循着科学发展的过程,去认识到一些规律和生活中要注意的事情。实验一旦完成,学生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③学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然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学习化学兴趣,以促进化学的学习。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④善用“讨论”“质疑”的方法。要利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他们的手、眼睛、嘴,让他们去观察、思考:培养他们探究事实的思考方式。⑤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其他学习模式的关系。教师不拘一格地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

单项选择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8453万人。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647万人,出生率12.86‰;死亡人口821万人,死亡率为6.41‰;全国净增人口82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45%。。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实际增长4.8%。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7.7%,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农村为46.2%,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2002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8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7万人。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731万人。其中,职工1128万人,离退休人员3603万人,离退休人员实际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1434万人。
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18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400万人,比上年增加1770万人。全国共有205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19万张,收养各类人员8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820个,全年销售社会 * * 票37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6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2亿元。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指( )。

A.本年出生人口与上年末总人口之比

B.本年出生人口与本年末总人口之比

C.本年出生人口减去本年死亡人口之差与上年末总人口之比

D.本年出生人口减去本年死亡人口之差与本年末总人口之比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