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分子筛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足()

A.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

B.多肽链中氨基酸间借肽键相连

C.蛋白质对280nm紫外光有吸收

D.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E.蛋白质溶液为亲水胶体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其在水中稳定是因为其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中性盐可以破坏这两个稳定的因素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的pH不等于其等电点的情况下可以带上电荷,这是电泳的依据。双缩脲试剂可以使肽键显色,这是对蛋白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计算题

(2011年福建六校联考)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第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 m、10 m、20 m、30 m、…70 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测运动时间.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

运动距离s(m)0510203040506070
运动时间t(s)02.44.26.37.89.010.011.012.0
各段速度(m/s) 2.082.784.766.678.3310.010.010.0
 

第二小组通过测出自行车在各点的速度,作出了v—s图4-2-9.本次实验中,学生和自行车总质量约为75 kg,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整个过程中该学生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

图4-2-9

(1)第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分析认为:因为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则在20 m~3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 m~4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为多少?被测学生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速度为6 m/s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二小组的学生结合图和曲线(曲线与横坐标在s=40 m内所围的区域共56格),测出的被测学生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