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性,30岁,反复关节疼痛3年,头昏6个月,皮肤黄染5天入院。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明确,未正规治疗。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1.0cm,脾肋下4cm。血常规:WBC2.5×109/L,Hb62g/L,PLT44×109/L,网织红细胞0.1。肝功:间接胆红素25μmol/L,血象可见晚幼红细胞,红细胞大小正常,形态均一,可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红比0.8: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为左侧主支气管内膜结核,该患者的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和组合与肺结核病的治疗是否一样()

A.一样

B.不一样

C.强化期一样,巩固期不一样

D.巩固期一样,强化期不一样

E.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F.病情重的一样,病情轻的不一样

答案

参考答案: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莆,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茭量豁嚣秽万户的魄在航天时代琳一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 * * 在中共八二l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文章第一段,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外,还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描写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用了一连串动词,找出这些动词,简要说明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4.请以节选部分的文字为例,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