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考评员在对某机构实验室进行考核时,针对实验室及实验检定人员进行了考核。考评员在考核力学室室主任小李时,问:"你认为计量检定规程制定的范围应如何确定?"小李按自己对《计量法》的学习和理解回答说:"按《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当然凡计量器具均应制定计量检定规程。"考评员在考核电磁室主任小黄时问:"当需依法进行检定的计量器具没有计量检定规程时,你们如何进行’检定’"?小黄回答说:"通常我们参考相应的其他技术规范如产品标准来进行检定。"考评员在考核长度室时,问室主任小刘:"你讲一讲什么是测量过程,如测量一个精密零件,测量过程主要涉及哪些环节?"回答:"测量过程就是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其主要环节是,首先明确测量要求,确定测量原理和方法,选择测量仪器和手段,制定测量程序,实施测量,最后提出测量报告。"问:"这一过程完整吗?"回答:"我看可以吧!"。考评员到衡器检定室进行考核,问检定员小张:"你从事衡器检定工作几年了?"回答:"两年多了。"问:"你们都参加过培训吗?"回答:"参加过。"考评员问:"请你给我讲讲什么是’计量’。"回答:"计量就是检定吧。"又问:"你们认为作为一个计量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回答:"完成检定任务。"考评员又问:"你们没有培训过这些基础知识吗?"回答:"可能讲过,记不清了。"

分析小刘的回答正确吗?

答案

参考答案:依据案例背景,该室主任在实际应用时对测量过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按GB/Tl9022一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第7.2条的要求,测量过程中还必须识别及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各种影响量,包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操作者能力,对测量人员的技能要求、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

单项选择题
论述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18日,中 * * 、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郑哲敏、王小谟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他奖项不包括4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7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1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亮相世界科技舞台。

材料二 中国2012年持续高密度的航天发射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从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完美飞关,到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入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从嫦娥二号在距地150万公里围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探测,到飞往700万公里深空与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擦肩交”;从“天链一号”卫星全球组网运行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到北斗导航l6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2012年中国航天实现“满堂红”中国航天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测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已经公布的计划,201年6月至8月,新一批航天员将乘神舟十号飞船,进行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中国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发展过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现实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历程?(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