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校准证书上关于是再给出校准间隔的原则是()。

A.一般校准证书上应给出校准间隔的建议

B.如果是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性校准,应按照计量校准规范的规定给出校准间隔

C.一般校准证书上不给出校准间隔

D.当顾客有要求时,可在校准证书上给出校准间隔

答案

参考答案:B, C, D

解析:根据JJF1071《同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5.L3复校时间间隔"规范可作出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复校时间间隔的建议供参考,并应注明: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因此"A.一般校准证书上应给出校准间隔的建议"是不对的。对于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性校准,为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国家会制定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在校准规范中会规定复校时间间隔,这种校准证书要给出校准间隔,因此B是对的。一般情况下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因此"C.一般校准证书上不给出校准间隔"、"D.当顾客有要求时,可在校准证书上给出校准间隔"也是对的。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进口棉纱(万担)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51224.1
1890年108.21556.1
 

时间出口棉花(万公担)
1871年~1873年0.8486
1891年~1893年29.0417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材料三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据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材料四 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分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三县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1)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90年代中国棉织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4分)

(2)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