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三曹”的作品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

参考答案:

“三曹”的作品有:曹操的《蒿里行》、《苦寒行》、《对酒》、《短歌行》等,曹丕的《芙蓉池作》、《夏日诗》、《黎阳作》、《燕歌行》等,曹植的《泰山梁甫行》、《送应氏》、《名都篇》、《白马篇》等。

“三曹”的文学成就:“三曹”不但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而且也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曹操诗作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冲破传统文人偏见的束缚,接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开文人拟古乐府进行诗歌创作的端绪。

②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悲惨的社会实况,并由此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要求,具有一种慷慨悲凉之气。

(2)曹丕的诗歌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善于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风格清丽婉转,低回哀怨。

②在诗歌形式的发展方面有着较大的贡献。此外,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3)曹植是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虽大多仍袭用乐府古题,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在许多情况下具有浓重的主观抒情性。他的诗善用比喻,注意对偶、炼字和和声色。就曹植整个诗歌创作而言,其艺术成就之高,篇章之美在建安时代首屈一指,与其他建安文人一起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想符。围棋的产生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其中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里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