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小题。

生态美学

蔡毅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生态美学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和建构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美学看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他,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遮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也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美学,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它物种之上,可以对天地万物任意宰割剥夺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地万物。(节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生态美学”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美学由生态学和美学结合而成,它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用审美的情感观照,重构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生态中心主义”的建立,否定了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的“人是机器”的观念,突破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

C.生态美学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表现为它认为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的价值和权力都是相同的,生命是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

D.生态美学认为只要具备了生态审美能力,就能欣赏以优美形式和崇高形式出现的自然美,并能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更“人性化”自然美。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常用“生态”一词来定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住宅、生态餐厅等词语将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

B.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对生命万物本性的维护、顺应和伸张,这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

C.“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后者强调人类要以爱护、欣赏和利用大自然为自己的职责。

D.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是有区别的,它爱天地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在探究美的内涵上,是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的。小题3:请从上述阅读材料之外,任举一例阐述庄子“适性为美”的观点。(3分)

答:__                                                              ____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庄子“适性为美”观点以为,万物都应顺应自己生命的本性。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强调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才能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种“顺天致性”的观点,正与“适性为美”的观点相一致。(“适性为美”观点正确1分,举例正确1分,阐述恰当1、分

小题1:逻辑关系错误,原文为“只有具备了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题干偷换为:只要具备了生态审美能力,就能……

小题1: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在原文无依据

小题1:首先明确什么是适性为美,就是顺应天性。例如《种树郭橐驼传》是种树人顺序树的天性,使其枝繁果密,《庖丁解牛》则是庖丁顺应牛的骨骼缝隙来解牛,所以干得干净漂亮。

材料分析题

海洋经济带依托海洋,海陆统筹,促进高端产业集聚,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开发与保护并重,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注: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9.7%。美国80%的GDP受海洋经济、海岸经济驱动,美、日、英三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总值分别是我国的14,13和5倍。

图2:201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值构成图

注:海洋经济中海洋渔业、港口物流、船舶工业是传统产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属新兴海洋产业。

材料二: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2010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7.9%。山东海岸线总长占全国的1/6,拥有的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和海 洋科技人员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1) 结合图1和材料二说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原因,并根据图2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山东省L市未划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题区,但该市并没有因此感到失落,而是在明确自身优 势的基础上,提出并积极实施“东接南融”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借助于该市东临大海、近海临港的优势,加强与港口的对接,与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海外市场的对接;二是发挥南靠长三角、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入江浙沪,对接大上海,实现借势发展。

(2)从哲学上说明该市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