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30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
1978年55.0%19.8%4.9%15.4%4.9%
2008年40.2%44.1%6.2%1.3%8.2%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8分)

(2)根据图表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8分)

(3)N湖泊周围的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试评价其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8分)

答案

(1)以低山、丘陵为主:(2分)地势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较低。(2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温和)少雨。(2分)

(2)原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2分)水土流失减轻。(2分)

影响: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变小,(2分)河流含沙量减少。(2分)

(3)水热丰富且配合好(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政策支持。(任答四点即可,8分)

题目分析:

(1)此题考查地形图的描述表达能力,需读图分析,注意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从图乙中等高线分布可知,M地以低山、丘陵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较低(河流干流向北流)。

(2)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地从1978年到2008年,耕地、荒地比重减少,林地、草地、其他用地面积增加了,反映出该地水土流失减轻了。这使R河的径流量增大,径流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少。

(3)此题考查评价类试题,对于此类题通常要分有利与不利两方面,也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之分,而此题明确强调有利条件,而且对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也没有区分,使难度有所降低。结合图中N湖泊的轮廓图和长江的位置可知,N湖为洞庭湖,其周围的平原地区是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平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丰富且配合好,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故形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