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个月内婴儿应接受下列哪项预防()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百白破三联疫苗

D.麻疹疫苗

E.流脑疫苗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按教材中"1岁以内婴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表"完全可获正确答案,但是错选率却高达70%~80%。67%错选B,其次为C、D、E。高错选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儿童保健这一章节似不为学生重视,学生不会花时间去背这些接种程序。其二,即使去复习了,也会记错,因计划免疫虽仅包括了5种疫苗预防7种病,但对初接种年龄似很难记全,因此,要记牢需掌握规律。既然是预防接种,必须了解相应要预防的疾病的免疫反应性质所在,结合小儿免疫系统发育规律则大体可不出错。5种疫苗及预防的相应疾病分别为:卡介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灰髓炎),麻疹疫苗-麻疹,百白破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对结核感染和乙型肝炎感染,机体主要的对抗性免疫应答者是T淋巴细胞。足月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量已达成人水平,因此,在新生儿期出生时即接种卡介苗(减毒结核菌苗)已能产生相应免疫应答。对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应答包括了T细胞反应和抗体,抗体生成有赖于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IgG,而B淋巴细胞能产生有效的IgG类抗体应答始于生后3个月龄。乙型肝炎免疫以T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兼产生抗体,因此在生后即可初种。对灰髓炎的免疫则T和B细胞兼参与之,为了避免同时有2种以上免疫原介入,又鉴于幼婴是灰髓炎的易感人群以及此病的致残、致死率高;因此,在满2个月时即予以初种。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主要是特异性IgG,因此需在3个月以上接种才能生效。6个月以下婴儿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而具对麻疹的保护作用,使6个月内一般较少患麻疹,故麻疹疫苗一般安排在8个月以上才接种,但是如母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未感染过麻疹,则6个月以内婴儿有时也可罹患麻疹。流脑是季节性疾病,属细菌感染,免疫应答是抗体,2个月内接种无效。按以上规律,2个月以内应能接受的预防接种是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文,回答94-97题。 

长寿人群都喜欢生食,毕竟,当烹饪令人可惜地带走食物原味,又浪费时间和燃料的时候,我们又何苦做呢?可以生食的东西多得不得了,而且又方便又美味。当它们被端上餐桌的时候,大多数的营养物质仍包含其中,因为它们没有被烹调所破坏。 

生鲜食物会产生酶。为了维持生命,人体内随时随地进行着成千上万个生化反应。酶就是这些活动的“领导者”。你可以用吃进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制造酶,但这对保持最佳健康状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你需要从食物中直接获取酶的产生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也就是说,可以用你体内酶的数量来衡量你衰老的。鲜活生物,比如水果、蔬菜、果仁,它们都含有丰富的酶,能够帮助身体去除有毒物质,保持健康的状态。只要吃就会受益。不过,如果加热,100%酶都会被杀死。 

生鲜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包括非常重要的抗衰老物质——过氧化物歧化酶,但是如果烹调就会损失掉。一个被煮过的卷心菜,维生素C的含量会损失75%;面被炒过之后,维生素E会损失50%,植物类食物、水果煮过后,矿物质会流失掉,蛋白类食物被加工之后,也容易发生蛋白质变性,有用的成分大打折扣,甚至变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生鲜食物里的纤维素就像扫帚一样,能把肠胃打扫得干干净净,保证了食物不会在内脏中腐烂。纤维素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功能,如果你吃了大量的水果和蔬菜,那么在数量上就保证了纤维素的充分摄入,各种类型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会使你长时间有饱腹感,同时可以调节血糖浓度,稀释有毒物质,支持有益菌,转移致癌物(比如过量胆汁),还可以减少身体吸收脂肪的量。

关于酶的特点表达,错误的是()。

A.只有生鲜食物会产生酶,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会创造酶

B.酶能够帮助人体除去有毒物质,保持健康状态

C.酶在人体生化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D.人的年龄越大体内酶产生的速度就越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