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男患,9岁发病,表现为发作性一侧面肌抽搐,持续1~2分钟,多在夜间发作,2~3个月发作1次。头部MRI检查未见异常,EEG为背景活动正常基础上,中央-颞区高波幅棘-慢波。口服卡马西平有效,16岁以后未再发病。最可能的诊断().

A.颞叶癫痫

B.顶叶癫痫

C.额叶癫痫

D.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E.伴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

答案

参考答案:E

实验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选用另外一块,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

(4)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______(A/B)这一侧观察。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