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下表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

(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气温27.427.527.326.626.225.424.824.925.426.226.727.126.3
降水2522433304203874145385424153203263514538
 

(1)描述该岛的主要地形分布状况和地势特征,说明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14分)

(2)分析莱城降水特征及成因。(10分)

(3)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该岛的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6分)

答案

(1)地形分布状况:中部高大山脉由西北—东南斜贯全岛(2分);北部是海岸山脉(或丘陵、低山)和(狭窄的)沿海平原(2分);南部是平原面积大(沼泽广布)(2分)。

地势特征: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2分);   山高坡陡(或地势高差悬殊)(2分)。

金属矿产丰富原因: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或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2分);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2分);

(2)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年雨量多达4538mm)(2分);(各月降水均很丰富,)冬半季(或4-9月)降水多于夏半季(或10月-次年3月);(2分)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对流雨),终年降水丰富(2分)。冬半季(或4-9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岛盛行东南风,)莱城地处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夏半季(或10月-次年3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左偏形成西北风,)莱城地处西北风的背风坡,(2分),故降水少于冬半季(或4-9月)。

(3)地形平坦,且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易于耕作(2分); 河流的沉积作用强,土层深厚(2分);

多由火山灰上发育的土壤,土壤肥沃(2分)。(注:如没有展开分析,每点只得1分)

题目分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地区中部等高线密集,海拔较高,多高大山脉;北部地势坡度较大,多低山丘陵,南部地势低平,多沼泽。金属矿产的形成多与内力作用有关,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中形成。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从材料中可知,该岛分布有很多火山,岩浆活动剧烈,所以多金属矿产。

(2)从表中资料看出,莱城全年降水量丰富,其中4—9月份降水偏多,10月—次年3月份偏少。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该地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4—9月份(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夏半年。

(3)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大,发展农业易发生涝灾。从地形的角度,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既可以有平坦的土地,又可以因其有坡度而达到排水的目的;从土壤的角度,山间河谷因为河流的沉积作用,土层较厚,土壤肥沃。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