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高句丽石室封土壁画墓早中晚期的特征

答案

参考答案:

依据壁画内容、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一般把石室封土墓分为早、中、晚三期。

1早期封土石室墓,石材处理简单粗糙,壁画内容简朴。壁画内容主要以

生活场面,如宴乐、歌舞、牛车行驶、狩猎图等,墓顶则以日月、星辰、奇兽、飞禽、飞仙等以象证天空。这些墓葬的年代大体是3世纪末到4世纪末。

2中期的封土石室壁画墓的结构与早期大体相仿,惟在墓顶藻井开始使用

了平行迭涩法,有的出现象证性的抹角迭涩。这是一种新的做法,为后期的纯抹角迭涩藻井积累了营造经验,是抹角迭涩藻井的初期形态。壁画内容仍就墓主的生活起居出行为主,但佛教题材明显增多,有的出现了四神图像。中期壁画墓葬的年代大体是5世纪初到5世纪末。题材丰富,技巧熟练的中期壁画墓葬是高句丽壁画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是认识高句丽文化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3晚期封土石室壁画墓的墓室石材修琢工整平滑,结构严谨,平面呈方形且作

单室,墓顶以抹角迭涩藻井,在光滑平整的石面上直接作画。四壁画四神,代替了早、中期墓主生活起居等社会风俗画。晚期壁画墓的年代大体是6世纪初到7世纪中叶。晚期封土石室壁画墓无论石材建筑或绘画艺术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时候,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句丽迁都平壤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就其壁画来讲,超脱了社会生活的现实,而以神灵鬼怪为主体,反映了此时高句丽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愈来愈幻想凭借鬼怪来求以安逸的社会侧面。

问答题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看树


高林瑜
①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②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③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装满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④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但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⑤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⑥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竞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1)春天看树:______。
(2)夏天看树:______。
(3)秋天看树:______。
(4)冬天看树: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