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性,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

患者戴用覆盖义齿6个月后复诊,发现余留牙无龋坏、牙龈炎,但左侧3周围牙槽骨快速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严重缺钙

B.患者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改变,导致骨质疏松

C.左侧3与义齿基托的缓冲间隙不足

D.患者没能控制好左侧3的牙周病

E.患者有左侧咀嚼习惯

答案

参考答案:C

实验题

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猜想二:铁>铜>锰;猜想三: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                   。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                请说明理由。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