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意匠惨淡经营中(节选)

季羡林

根据我个人的归纳,对于散文的创作,大体上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散文重点在一个“散”字上,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怎样起头,就怎样起头;愿意怎样煞尾,就怎样煞尾,无拘无束,松松散散,信笔所之,潇洒自如,天马行空,所向无前。要引经据典,中外都有。外国最著名的例子,我想举法国的蒙田,蒙田的《随笔》享誉世界数百年,至今不衰。他的随笔就属于松散一类,整篇不讲求结构,叙述也看不出什么层次,一点匠心也看不出来;在词藻修辞方面看不出什么独特的风采。因此,我常常想,与其说蒙田是一个文学家,毋宁说他是一个思想家或哲学家,他的思想确有非常深刻之处,为他人所不可及者。在中国也能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中国一些大散文家有时也写一些轻松的文章,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比如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之类。其他作家也间有这样的作品。 这一类的散文作品,我无以名之,暂时名之为松散派。

与松散派相对立的一派主张,写散文同写别的体裁文章一样,也要经过充分构思,精心安排,对全篇结构布局,要仔细考虑,要有逻辑性,有层次;对遣词造句,也要认真推敲,不能苟且下笔。我自己是属于这一派的。杜甫在《丹青引》中有两句诗:“诏谓 * * 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这里指的是绘画,后来把意思扩大了,泛指所有匠心独运、认真考虑的情况。我在这里借用来指散文的创作,我杜撰了一个名词:经营派。

能做到“惨淡经营”,散文是否就一定能写得好呢?并不见得。一般说起来,只能有两种结果:一成功,一失败。在成功的方面,情况也极为复杂。先举一个诗人的例子。杜甫有一句很有名的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他作诗惨淡经营之艰苦,结果他成了中国的“诗圣”,大名垂宇宙了。谈到散文(广义的)创作,从六期的骈体文开始,作者没有不是惨淡经营的。到了唐代,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与韩愈并称,写文章也没有不是惨淡经营的。宋代的欧阳修、三苏,再加上王安石、曾巩,上面说到的八个人是有名的唐宋八大家,风格各异,皆有独到之处,共同的地方是都惨淡经营。到了明代归有光属于正统派,公安派和竟陵派,以及张岱等属于革新派。清代的桐城派与八股文似乎有一脉相通之处。这一派的作家字斟句酌,苦心孤诣,其惨淡经营的努力更为突出。以上所谈的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事实。

这些惨淡经营派的大家是不是写出来的文章都是美妙绝伦的呢?不是的。这些大家传诵的文章多少不等地就那么几篇。原因何在呢?写文章,除了天资或者天才之外,还要勤奋努力。惨淡经营就属于这个范畴。在天才和勤奋以外,还要有灵感。

惨淡经营而失败了,则他们的文章必然是佶屈聱牙,甚至文理不通,既缺思想性,又无艺术性。这样的文章怎样能流传下来呢?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八股文。我自己没有写过八股文,没有感性认识。但是从许多书上能够读到,当年八股文作者那种简练揣摩、惨淡经营的艰苦情况。但是为什么文章却写不好呢?那种代圣人立言不许说自己话的桎梏把人捆得紧紧的,多大的天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写文章的人要多读书,中国旧日称之为“腹笥”,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肚子里要有货。如果腹中没有货空空如也,即使再努力惨淡经营,也无济于事,反而会露出了马脚,贻笑方家。

小题1:作者认为,在散文创作中,“松散派”的特点是 (不超过25个字)

答:                                                                       

小题2:“意匠惨淡经营”本指“绘画”,后来“泛指所有匠心独运,认真考虑的情况”。作者借用这句话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答:                                                                       

小题3:在“经营派”中,要取得散文创作的成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每个要点的表述不超过6个字)

答:                                                                       

小题4: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举六朝骈体文的作者、唐宋八大家,直到清代桐城派的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惨淡经营”能帮助散文创作取得成功,但不一定能使篇篇文章都为成功之作。

B.从本文的内容与行文特点看,季羡林在散文创作中属于“松散派”。

C.这是一篇哲理散文,读过此文,对于写文章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D.八股文作者的思想受到严格限制,他们即使是天才,即使惨淡经营,写成的八股文也不可能是成功的散文。E.本文采取了对比的写法,作者褒扬“经营派”,贬斥“松散派”。

F.作者认为苏东坡属于“松散派”散文作家,其依据是苏写过《记承天寺夜游》之类的“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的文章。

答案

小题1:信笔所之,潇洒自如,不讲究结构、层次、文采。

小题1:创作散文,要充分构思,精心安排。

小题1:A.惨淡经营;B.天资高;C.勤奋努力;D.有灵感;E.多读书。

小题1:A、D。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筛选。一种认为,散文重点在一个“散”字上,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怎样起头,就怎样起头;愿意怎样煞尾,就怎样煞尾,无拘无束,松松散散,信笔所之,潇洒自如,天马行空,所向无前。最后几个词较具有概括性。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要联系语境解读其引伸义。从六期的骈体文开始,字斟句酌,苦心孤诣,所以无论是结构还是词性都要精心构思。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除了天资或者天才之外,还要勤奋努力。惨淡经营就属于这个范畴。在天才和勤奋以外,还要有灵感。写文章的人要多读书。概括上面两句可得出答案。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B、“从本文的内容与行文特点看”,季羡林属于“经营派”。C、此文属于文艺随笔。E、并无褒此贬彼之义。F、苏轼从整体上而言属于“经营派”作家,理由为“唐宋八大家,风格各异,皆有独到之处,共同的地方是都惨淡经营”。

问答题

某企业拟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3个备选方案:

资料一:甲方案:公司规定的总投资收益率的标准是20%,项目的资本化利息为200万元,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表3所示:

资料二:乙方案:项目所需要的建筑工程费为1471.37万元,狭义设备购置费为1000万元,企业新建项目所在行业的标准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率为狭义设备购置费的100%,安装工程费为571.8万元,形成固定资产的其他费用为工程费的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此外,需要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该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5年,残值率为10%,无形资产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投产第一年预计存货需用额25万元,应收账款需用额19万元,预付账款需用额8万元,现金需用额8万元,应付账款需用额22万元,预收账款需用额18万元,预计在投产后第1年初投入;投产第二年初预计存货需用额35万元,应收账款需用额29万元,预付账款需用额13万元,现金需用额13万元,应付账款需用额20万元,预收账款需用额10万元,预计在投产后第2年初投入。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2100万元,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500万元,工资福利费200万元,其他费用100万元。投产后各年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为834.36万元,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率3%。该企业不交纳营业税和消费税。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税率25%。

资料三:丙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1000万元,NCF1~4=800万元。

资料四:企业资本成本率6%,有关时间价值系数为:

t4567
(P/A,6%,t)3.46514.21244.91735.5824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答题纸上计算表3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②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总投资收益率。

③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2)根据资料二回答以下问题:

①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

②计算流动资金投资总额和原始投资额。

③计算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

④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

⑤投产后各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⑥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

⑦计算该项目各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⑧计算该项目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3)经测算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为378.927万元,乙方案的净现值1853.86万元,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为511.41万元,要求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进行决策。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