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次,周恩来 * * 到非洲访问,当飞机快要降落时, * * 一边说“我也该整理一下了”,一边抬起手,五指分开,从前额到脑后梳理起头发来,然后两只手同时从两鬓向后,把头发抚平。他的头发本身又黑又亮,经过梳理,显得更有风采了。整理完头发,周恩来又两手举到眉心,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着两道长而浓的眉头,从眉头顺势抹到眉梢,再用手掌轻搓两颊。最后站起身,从上到下,抚平衣服。我们大家都敬重和钦佩敬爱的周 * * ,这不仅是因为他知识丰富,思维敏捷、谈吐机智、彬彬有礼,他的堂堂仪表、翩翩风度也是我们心中仪表美的楷模。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激动而兴奋地走下“空军一号”飞机时,周恩来 * * 正不卑不亢地等待在舷梯旁。他给尼克松留下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周恩来站在舷梯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请问:

(l)周恩来在外事活动中给外宾留下的深刻印象说明了什么?(4分)

(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不讲礼貌的行为,请例举三例。(4分)并分析这些不礼貌行为会带来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6分)

答案

(1)说明了周 * * 具有语言机智、礼貌待人、注重仪表的良好的道德修养。(2分)

(2)略 (事例6分) 影响:有损自身形象,不利于与人交往;给他人带来伤害;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等。(4分) 

题目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说明周恩来在外事活动中给外宾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通过仔细分析材料找出关键性的语句,并从中概况出具体的原因。材料中“周 * * 抚平头发和眉毛,抚平衣服”,表明他注重自己的仪表;题中材料“他给尼克松留下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周恩来站在舷梯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表明他礼貌待人;学生还可从材料中“知识丰富,思维敏捷、谈吐机智、彬彬有礼”等方面加以说明。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根据平时所积累的信息列举几个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诸如: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说脏话、见面不主动打招呼等等。对于不礼貌行为的影响,学生可从这些不礼貌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展开说明。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