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平:《老成谋国的忠告》,《人民日报》,1999年9月6日
参考答案:
选做题Ⅰ
(1)国际社会对 * * 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 * * 保护的措施存在较大差距是由于价值观不同,社会制度、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异所致。
(2)材料1、2当中的 * * 领域的斗争是围绕国际 * * 公约的制定并主要是围绕 * * 观所进行的。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方对 * * 理论的垄断,赋予了 * * 以完整的概念,同时对《世界 * * 宣言》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进行细化,为日后发展中国家维护其权益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3)在材料3中,国际 * * 领域的斗争主要是围绕 * * 外交和不干涉内政问题而展开的。卡特政府的“ * * 外交”主要是作为与苏联争霸的一个工具。
(4)在材料4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争斗的焦点是关于发展权是否是一项 * * 的问题。
(5)国际 * * 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美国推行的以 * * 为名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的霸权主义。
选做题Ⅱ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国外交家、思想家凯南观点的变化,正说明了他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而认为应该改变美国的方针、政策。
凯南根据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认为美国应该放谦虚些,而放弃了遏制的主张,是因为他看到美国不可能独霸世界,而90年代更看到了多极世界的出现,更不可能实行遏制政策。
所谓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当前,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年美国作为遏制对象的苏联已经解体,但是,基于社会主义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蓬勃发展,美国政治的一些决策者又想继续端起遏制战略。所不同是,当初以遏制苏联为主,当今以遏制中国为主。
遏制战略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准则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不应该是“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有原则的区别,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既是“竞争”者,又可以是合作者,完全可以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前提下,实行竞争共存。
②国家之间存在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和竞争方面的碰撞更是难免的,这些问题应通过对话来解决而不是用对抗和遏制来解决。
③社会主义国家是当今世界一支进步的力量,社会主义运动符合历史潮流,是任何力量所遏制不了的。
④中国是维护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崛起和稳定的中国对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不仅无害而且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