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需要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该设备可以直接从市场购买,也可以通过经营租赁取得。如直接购买,市场含税价为100000元,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0%。若从租赁公司租入,每年末支付租金15000元,租期10年。无论如何取得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均可增加的营业收入8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50000元,增加营业税金及附加5000元。假定基准折现率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1)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判断是否应租赁设备。(2)用折现总费用比较法判断是否应租赁设备。
参考答案:
(A)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在两个原始投资额不同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记作A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收益率(记作AIRR),并与基准折现率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
①如购买设备:
每年的折旧=[A00000×(A-A0%)]/A0=I000(元),
每年的税前利润=H0000-E0000-E000-I000=AF000(元),
每年的净利润=AF000×(A-BE%)=AB000(元)。
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0=-A00000(元),
NCFA-I=AB000+I000=BA000(元),
NCFA0=BA000+A0000=CA000(元)。
②如租赁设备:
每年支付租金=AE000(元),
每年的税前利润=H0000-E0000-E000-AE000=A0000(元),
每年的净利润=A0000×(A-BE%)=GE00(元)。
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F0=0(万元),
NCFA~A0=GE00+0=GE00(元)。
③购买与租赁设备各年的差额净现金流量为:
ANCF0]=-A00000-0=-A00000(元),
ANCFA~I=BA000-GE00=ACE00(元),
ANCFA0=CA000-GE00=BCE00(元)。
④计算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ACE00×(P/A,i,I)+BCE00×(P/F,i,A0)-A00000=0。
当i=F%时,
ACE00×(P/A,F%,I)+BCE00×(P/F,F%,A0)-A00000=ACE00×F.H0AG+BCE00×0.EEHD-A00000=DIDE.CE(元)。
当i=G%时,
ACE00×(P/A,G%,I)+BCE00×(P/F,G%,A0)-A00000=ACE00×F.EAEB+BCE00×0.E0HC-A00000=-II.GE(元)。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F%+[(0-DIDE.CE)/(-II.GE-DIDE.CE)]×(G%-F%)=FIH%。
由于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小于折现率A0%,应该租赁该设备。
(B)折现总费用比较法是直接比较两个方案的折现总费用的大小,然后选择折现总费用低的方案。无论是购买设备还是租赁设备,每年增加营业收入、增加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加经营成本都不变,可以不予考虑。
①如购买设备:
投资现值=A00000(元),
每年增加折旧现值=I000×(P/A,A0%,A0)=I000×F.ADDF=EEC0A.D(元),
每年折旧抵税现值=I000×BE%×(P/A,A0%,A0)=BBE0×F.ADDF=ACHBE.CE(元),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现值=A0000×(P/F,A0%,A0)=A0000×0.CHEE=CHEE(元),
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A00000+EEC0A.D-ACHBE.CE-CHEE=ACGFBA.0E(元)。
②如租赁设备:
每年租金现值=AE000×(P/F,A0%,A0)=AE000×F.ADDF=IBAFI(元),
每年租金抵税现值=AE000×BE%×(P/F,A0%,A0)=CGE0×F.ADDF=BC0DB.BE(元),
租赁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IBAFI-BC0DB.BE=AABE0×F.ADDF=FIABF.GE(元)。
租赁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小于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应租赁设备。